黄衍强院长从医40年回眸之三(连载)
时间:2015-12-05 13:56来源:淄博延强医院录入:admin点击:次
越努力越幸运,机遇总是倾情于有准备的人。
1976年5月16日,黄衍强非常幸运参加了淄川区卫生局主办的中医学习班。
天刚蒙蒙亮他就起了床,简单洗漱吃过早点之后,他带上准备好的行李,徒步赶到淄川长途汽车站,乘车前往磁村镇卫生院,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
该医院在一个庙里,当时的设施十分简陋,能够有一间房子做教室在当时已经很不错。宿舍中没有床,在地上铺了一些麦秸,各人把从家中带的席子放在上面,整个房间形成大通铺,中间一条小道,由于人多房间小,晚上睡觉人与人几乎肩并肩的挨着。至于吃的东西,每个人从家中带着煎饼、窝头,每天有2毛钱的菜金补贴。
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但人们精神振奋。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白天上课,晚上整理笔记,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不少人学习都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回忆背诵的第一个汤头歌诀是“十全大补汤”:四君参苓白术草,四物芎归芍地黄。二方双合八珍式,再加芪桂十全汤。他在经历40年临床之后,越来越感到此方的重要。其中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如果全身乏力、饮食欠佳,此方加上焦三仙(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就很有效;如果睡眠不好,可加炒酸枣仁、炒柏子仁服用;如果胃下垂、脱肛可加黄芪、升麻、柴胡服用;此方加上陈皮,名字就成了异功散,说明有不同寻常的补气作用;异功散再加上半夏就成了六君子汤,对脾虚乏力痰多非常有效,他的老父亲今年90岁,每当出现喉中痰鸣的时候,及时服用效果显著,而不是随意性的静脉输液;如果六君子汤加上木香、砂仁,就成了香砂六君子丸,起到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如果气血两虚,则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服用。在气血两虚日久,脾气虚发展到肾阳虚的时候,则应再加黄芪、肉桂就成了著名的十全大补汤,对营养缺乏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一定的疗效。
那时学习没有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写,上课时整黑板的抄写,然后再由老师讲解,至今黄衍强还保留着那些日记本。
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要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在全班他的年龄最小只有18岁。因为怕提问,他总是躲躲闪闪,可是担任中医基础和中医妇科的王风池老师,专门让他站起来背诵,印象比较深的是“脾主运化”的含义是什么?结果只答上“脾主运化水谷”,另一项内容怎么也答不上来,无奈下课后赶紧翻阅笔记,答案“脾主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内容使他记忆深刻,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运化水谷”是把水谷变化为血液之后输送到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以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运化水湿”则是把人体代谢之后的水液排出体外。对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的理解,他形象的对病人讲,就象农村中推煎饼的磨,有上下两个磨盘,互相接触的部分刻了许多深深的沟。下面一个是固定的,在上面的磨盘有一个洞就是磨眼,盛放需要磨细的粮食。上面的磨盘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起来。为了防止磨眼糊住不能顺利的住下走粮食,往往插上一根筷子。上面磨盘的运动,就象脾主运化;磨盘上这根筷子是用于疏通粮食的,就象肝气的疏泄功能;洞中粮食不能塞住,以保持顺利的下行。可以看到上面正常的运动,就象“脾主运化”,如果磨盘上的沟渐渐磨平了,粮食会磨不细,就是“脾失健运”或称“脾气不足”、“脾虚”。这样的人通常表现为乏力、面黄肌瘦,老百姓则称为“懒脾”,实际上是一种病态,治疗的方子就是四君子汤。因为不能把粮食变化为气血,所以面黄肌瘦;不能把代谢的废液排出体外,变化为痰液,表现为喉中痰鸣,治疗的方子就是六君子汤。如果不加这根筷子容易糊住磨眼,气机不够暢通,粮食不能下达,在中医上叫做“肝郁脾虚”“木克土证”,应该用逍遥散的方子调理;如果粮食互相积聚塞住,导致粮食不能下行,说明胃主受纳的功能失职,应该用消导的保和丸调理。在中医理论中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中的意义重大,对内外妇儿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疑难疾病的治疗,如恶性血液病、癌症,通过调理脾胃,不抗癌而达到抗癌的效果。淄川区北关小学孙启英老师,2004年5月患难治性贫血转为血癌M2a,本来血象已经很低,但西医的治疗方法化疗,当进行三个疗程之后身体状况更加虚弱,当要求中医治疗的时候,坏细胞骨髓还有30%,结果主要以调理脾胃的方法,在多次血象、骨髓象检测中幼稚细胞数字同前,但症状逐渐改善安全渡过5年。现在这位老师已经11年,年龄79岁,享受当今的幸福生活。如果当时再继续化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由于时间有限,半年的理论学习,两个月的实习,因此课程开的不全。王风池老师主教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彭绪礼老师主教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刘万福老师主教中医内科、中医儿科。在课余的时间,我们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同学,经常围绕在磁村医院的老医生身边请教。这家医院虽然不大,但有好几位名医,如魏度长等老先生。可能是中医一家亲的原因,这些中医前辈对各位学生真是百问不厌,如同教自己的子女一般,那种朴实的感情难以言表。
有一次,他同往日一样在地铺上整理着笔记,自己感觉脖子上有东西在爬,结果用手拿下来一看是虱子,顿感全身搔痒难忍,特别是会阴部更甚。可见精神专注时,可以抗拒外来的刺激。当明白了之后赶紧回家,母亲把他的秋裤、内裤翻过来发现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虱子,于是放在一个大的锅里煮了好长时间,当时的艰苦可见一斑。我们不禁发问,当今的社会条件非常优越,学习条件和环境非常有利,但人们却缺少了学习的动力。诸如替学一节课给人10元钱,找枪手替考等,让家长拿的学费白白流失,实在太可惜。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当别人已经全部从屋子中跑出去的时候,他还在酩酊大睡。天亮之后发现他们所在医院的房子出现破裂,无奈之下,他们从磁村镇医院搬到淄川区昆仑十中继续学习。真是一波未平又一波,刚刚安定下来,电影《决裂》上演,不能在教室上课,要到广阔天地中去。结果在树林中找一个地方,把黑板掛在树上,在风雨飘摇中写字,那是一种什么滋味。人生非常怪,真正的成功与环境的好坏没有绝对关系,令人费解的是逆境反而促人成功,那些有舒适环境的人,往往容易堕落。认识到此,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培养,如何有意识的创造苦的环境,让其先苦后甜,而不是动辄贵族学校之类,否则好心办坏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他在昆仑十中参加了追掉大会。那一天,人人在哭,天也在哭。从追掉会开始到结束,雨水顺着他的脖子流到全身。他不断的思考着,真是伟大的人物,能够感应天地。他是文化大革命过来的人,当时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好像是专为医务人员写的,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一定能够成为人民喜欢的的好医生。就是今天重温这些著作也不过时。他想我们虽然是普通人,但先学德再学术,争做德艺双馨医生。他要求自己,不能把医疗当做普通的职业,一定把医疗工作当做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去做。这样才会珍惜生命,拯救众生,让天下人同登寿域。
在经过半年的理论学习之后,1976年10月他又返回淄川区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