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强院长从医40年回眸之五(连载)
时间:2016-01-05 13:48来源:淄博延强医院录入:admin点击:次
“赤脚医生”一词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其文字本意是“不穿鞋的医生”,引申为不脱离农民群众的医生。那时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各个村庄成立了合作医疗这种形式的保健站。赤脚医生的看家本领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不论是在农户家中,还是在田间地头,都有他们的影子。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做过赤脚医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是当时国家提出来的卫生工作重点。村庄是卫生工作的网底,最基层的工作做好了,向上级医院输送的病人就少。有一部描写赤脚医生的电影叫《春雨》,主题歌中有这样两句话:“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反应了当时的情况。
1976底,黄衍强返回家乡菜园村,正式担任赤脚医生。当时保健站在一个农户家中。房子呈品字形,南、西、北面各三间。其中南面三间房,外面两间是诊室,里面一间是药房;西面三间是药材仓库;北面三间是注射室。房子陈旧,卫生状况较差。他虽然不是负责人,但年轻人的朝气,学成归来渴望为人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促使他成了赤脚医生工作的领头羊。他做的第一件事号召大家粉刷墙面,清理卫生死角。他还将各种用途的房间分类,请老先生用毛笔字写了“药房”、“门诊室”、“注射室”等字样,分别挂在相应的地方,黄纸红字特别显眼,让来诊者一看就知道该到哪间房干什么事。经过修饰的旧房面目一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那时的农村,能劳动的社员全在农田干活,孩子能上学的都在学校读书,留守在家的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及婴幼儿,还有部分烈军属、五保户,这些人没有能力到保健站看病。黄衍强审时度势,每天背着红十字药箱到这些人家中巡诊,有病看病,无病问候,使人们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那时农村虽然不富裕,但小病不出村,就有赤脚医生送医送药到家门。经常是在深更半夜,有人到他的家中敲门,说是家里有人生病要求出诊。夜间出诊不但让他增加了工作量,也影响到全家人休息,但他和家人从无怨言。为此,母亲安排他住在邻近大门口旁边的一间房子里,乡亲们只要一敲窗子他就出诊;父亲则专门给他买了一件棉大衣,以备夜间出诊防寒。这些事情看似细小,却是家人对他工作的鼎力支持。以前的冬天非常冷,有时一个晚上三次出诊,回到家之后被子还没暖和过来天就亮了。
1977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地面上的积雪比往年都厚。有一个晚上,村民董传俊因“哮喘发作”导致“心衰”,被医院放弃治疗后拉回村里,被家人安排在一个草棚子里栖身,这是农村人对治疗失去信心才做的安排。作为赤脚医生的黄衍强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情特别沉重,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救治患者。患者家人对黄衍强说:“无论如何,你都要救救她,这么多年了,你嫂子操持家里家外,活得很不容易。”黄衍强经过仔细分析病情认为,虽然病人的病情十分危重,但病机不复杂,应该是受凉之后感冒引发哮喘。外面受到寒冷的刺激,汗孔闭塞,失去正常的开合功能。加上病人体质 “阳虚”, 平时特别怕冷,身体的热量不足,体液的代谢就差,容易造成人体内部产生痰饮。中医认为“外寒内饮”,痰饮是内因,感受风寒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病。中医治疗的方法应该是用热性的药物外散风寒,内化痰饮。通过温通作用,皮肤的汗孔打开了,皮肤与外界能够进行正常呼吸了,内部的痰饮就能消散。气机升降出入正常,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就恢复正常了。他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所载的“小青龙汤”最为对证,药量上视病情加减,每天开上一剂,让病人试服,没想到几剂药后,病人解除了生命危机,再加30多天的调理,病好了。
如今已经30多年过去了,董传俊一直正常的活着。现在总结起来,黄衍强认为,这位嫂子在医院用的抗生素,大多性质为凉性,对肺热的哮喘或许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本来身体虚寒的病人来讲,如同雪上加霜,出现病危是正常的。
当时,董传俊死而复生的消息不胫而走,黄衍强的医术被大家认可,许多人慕名找他求诊。对于没有治疗过的疾病,他非常虔诚的虚心求教老师。其中本村的路高氏,女,70多岁,在颈部生了一个拳头大的肿瘤,农村人叫“对口疮”,都说不好治。在中医外科方面,黄衍强没有经验,他用自行车带着老人,经过淄川大桥到孝妇河对岸请教赵林浩先生,经过两个多月的外敷药物加上口服中药汤剂,老人的病彻底的治愈。当老人全家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则乐在其中,因为不断通过临床实践,自己的诊疗水平在不断的进步,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除了在村里门诊、出诊、巡诊看望病人,村委还安排他参加“三秋”和“三夏”,首先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兼职做通讯员,晚上顺便看家。所谓“三秋”和“三夏”就是秋收和麦收。那时候在农村田园地头,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高音喇叭播放着催人奋进的歌曲。本来是收割庄稼,但形式如同战场,领导机构取名战斗指挥部。1977年秋收,他被安排在位于淄川区五里河水库附近的农田跟随村民劳动。指挥部是用收割的玉米秸搭成的棚子,里面有麦克风话筒及播音设备。白天与农民一起收割玉米,挑麦沟,播麦种,如果有人感冒发热、腹痛腹泻、或被割伤则马上给予包扎或服药或打针退热。业余时间写通讯稿件,再把写好的稿件送到上一级丰产方。丰产方除了广播,还定期印刷发行战地快报。那时他的妻子在丰产方担任广播员。当他写的第一篇“赞秋收”广播并刊登后,他自我陶醉在“公社中秋好时光,社员心里喜洋洋。玉米大豆胜往年,累累果实堆满仓......”的诗情画意中,一天的劳累全无,心中感到比蜜还甜。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黄衍强同样有甜也又苦。使他感到恐惧的是夜间看家,包括看护收获的庄稼、农用工具、指挥部的音响设备。每当夕阳西下,村民都回家休息,只剩下他一个人。这里与他的家相距五公里,当夜幕降临之后,空旷的田野异常寂静,他所在的指挥部就在五里河水库的边上,水撞击岸边发出哗哗的响声,风吹在电线杆上发出飕飕的声音,远处传来狗汪汪的叫声,有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感觉。
有一个晚上,风刮的很大且伴着秋雨,用玉米秸扎的棚子并不严密,因此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寒冷与恐惧交织在一起,他盼着这个夜晚早一点过去。到了半夜,他听到外面有人走动,且声音越来越近,很快接近到了棚子,他手中握住早已准备好的一根木棍,大声问道“谁”,对方回答“我”。当他听出是老书记的声音时,赶紧把挡在门口的玉米秸拿开,通过老书记手电筒的光线,看到老书记虽然穿着雨衣,但还是被淋湿了。老书记走进棚子,非常关心的说到,天凉了,我给你带了点吃的,还有衣服和雨衣,小心身体。这一幕,让黄衍强深受感动,对他以后主动关心他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1977年底,黄衍强被淄川区政府评为“淄川区青年积极分子”,参加了在淄川区政府礼堂召开的“青积会”,第一次登上领奖台,带上大红花,会后用军车把各位代表回到家。1978年3月,他又被评为淄博市卫生先进个人,出席在市委举办的表彰大会。同时,他收到了入伍通知书,开始了一段令他难忘的军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