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肛肠疾病介绍
常见肛肠疾病介绍
一、内痔
定义:内痔主要是发生于齿线以上直肠上静脉丛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属中医“痔”范畴,好发于左侧、右前及右后三处(截石位3、7、11点)。内痔可分为四期,即:I期内痔,便时带血或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无内痔脱出,便后出血可自行题停止;II期内痔,便时带血或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伴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III期内痔,便时带血或滴血,伴内痔脱出,或久站、劳累、负重、咳嗽时内痔脱出,须用手回纳;IV期内痔,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内痔可伴发绞窄、嵌顿。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炎性病变、血管增生等有关。近些年来肛垫下移学说,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同。
症状:主要症状为长期或反复便血和肛门下坠,大便与血液不相混合、便后手纸染血或肛门滴血,血色鲜红;肛门瘙痒为常见症状,因痔核表面分泌炎性物较多,长期刺激肛周皮肤,而引发局部瘙痒;随痔核进一步长大,则会因排便、咳嗽、行走、负重等腹压增高时脱出肛外;若痔核脱出后不能回纳,发生嵌顿,则会出现剧烈疼痛。
治疗:内痔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可用中药汤剂内服,熏洗剂、膏剂、栓剂等治疗,若内痔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发展为混合痔,或更重的环状混合痔,此时的治疗疗程就会更长,若发生脱出嵌顿,则需配合手术治疗,以尽快缓解病情。
二、外痔
定义:外痔主要是发生于齿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属中医“痔”范畴,近年来单纯外痔较为少见,多并发于内痔及肛裂等。
病因:主要为局部的感染、损伤等因素,导致直肠下静脉丛曲张、回流受阻引起血液淤积形成。
症状:主要症状为肛门下坠及肛门异物感;血栓型外痔会有剧烈疼痛,其余类型较为少见。
治疗:主要以手术剥离为主,术后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
三、混合痔
定义:混合痔是指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属中医“痔”范畴。多发于肛门截石位3、7、11点,由以11点位多见。
病因:多因内痔反复发作、脱出,或经产、负重等腹压增高,致使筋脉横解,瘀结不散而成,往往兼有内痔、外痔的致病因素。
症状:兼有内痔及外痔的症状,如便血及肛门部肿物(皮赘、血栓、静脉团、水肿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瘙痒等。
治疗:我院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以中药内服,外洗,自配腐蚀剂外敷痔核等,疗效较好,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的治疗痛苦。若有痔核脱出嵌顿,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多采用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或外痔剥离内痔注射术,术后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混合痔治疗后易引起肛门狭窄及肛门口皮肤褶皱,因此术中结扎痔核的范围及肛管皮肤的损伤大小,对于术后肛门能否恢复正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肛裂
定义: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属中医“裂痔”范畴,多发于肛管后正中线(截石位6点),少数在前正中线(截石位12点)。肛裂可经久不愈,以疼痛为典型症状。
病因:在解剖上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部形成的肛尾韧带较坚硬,固定弹性差,且排便时肛管后部承受的压力最大,因而损伤的机会最多。病人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用力过猛,也可造成肛管皮肤撕裂。肛窦炎可向肛管皮下蔓延,使肛管皮肤更易裂伤,或形成脓肿破溃,这样肛管皮肤反复损伤而达全层,继发感染形成溃疡。
症状:疼痛为肛裂的主要症状,排便时粪块冲击溃疡面的神经末梢而剧烈疼痛,大便排出后约10分钟后,疼痛短暂缓解,然后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出现痉挛性疼痛,可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出血是肛裂的常见症状,可时有时无,量一般不多,往往表现为干便滴血、软便带血、稀便手纸染血;便秘为肛裂常见症状,两者互为因果,长期便秘可引发肛裂,肛裂又因排便时剧烈疼痛,使病人惧怕排便,而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肛裂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以中药内服、坐浴熏洗、膏剂及栓剂,以保持大便通畅,肛门清洁,缓解疼痛,促进疮面愈合;平日调理饮食,多饮水,以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预后再发。若肛裂经久不愈,溃疡逐渐加重,并出现肛门狭窄,排便困难,此时易于早期手术治疗,主要以肛裂切除术加肛门松解术为主。术后配合汤药内服,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
五、肛窦炎
定义:是指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肛隐窝炎。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常可并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肛门周围脓肿及肛瘘等。
病因:肛窦解剖结构为杯状,开口朝上,底在下部,容易因干硬的粪便摩擦而损伤,不利于局部的引流,而且粪便易存于此,使肛腺分泌受阻,细菌极易繁殖,一旦细菌从基底部侵入到肛腺,造成肛窦炎,继而向周围扩散而引发其他肛肠疾病。据临床统计有约85%的肛门周围脓肿及肛瘘、肛乳头肥大等是有肛窦感染引起的,因此对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症状:病人初期可无明显症状,但常有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及肛门下坠感;排便时因粪便压迫肛窦时有灼痛、刺痛感;肛窦感染后分泌炎性物质,刺激肛门及肛周皮肤,会出现肛门及周围皮肤瘙痒、潮湿;急性期常会有大便困难,便时疼痛,粪便带少量粘液,偶有大便带血等症状。
治疗:中药汤剂内服及保留灌肠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并配合中药熏洗、膏剂外涂等,必要时配合抗生素及手术切开治疗。
六、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定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与直肠周围组织或间隙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属中医“肛痈”范畴,因容易形成肛瘘,故需早期诊断治疗。
病因:主要来自于肛窦感染,肛窦底部为肛腺的开口,肛窦感染很易延及肛腺,肛腺形成脓肿后可延肌间隙四处蔓延,而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少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继发于外伤或感染直接发生于间隙内并形成脓肿。
症状:脓肿部位较浅以局部肿痛为主要症状,脓成后局部有波动感伴跳痛,若脓肿部位较深及范围较大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治疗:脓肿初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使用中药内服、外用、软化大便为主,必要时配合输注抗生素。脓肿已成脓后,以手术切开引流治疗为主,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
七、肛瘘
定义: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部于肛周皮肤相同的感染性管道。属中医“肛漏”范畴。
病因:多因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少数为结核性,也可有肛管创伤感染所致。
症状:肛瘘的主要症状为外口不断有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流出,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出现瘙痒,若外口因表皮增生而出现假性愈合,则会在瘘管内形成脓液淤积而成脓肿,继而会出现脓肿样症状,如:疼痛等,不久脓肿穿破,症状消失,以上症状反复出现,是肛瘘的临床特点。
治疗:肛瘘不能自愈,我院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后能否治愈主要取决与内口的寻找,若能准确的找到内口,可行低位肛瘘切开术及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
八、肛乳头纤维瘤
定义:肛乳头纤维瘤是因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属中医“悬珠痔”范畴。一般认为不突出肛门者为肛乳头肥大,突出肛门者为肛乳头纤维瘤。
病因:多因肛窦炎引发肛腺感染为主要病因。
症状:肛门下坠异物感;若肿物脱出肛门发生嵌顿则疼痛剧烈;因肛乳头炎症致使分泌物增加而出现肛门及周围皮肤潮湿瘙痒。
治疗:中药内服外熏,膏剂外涂,灌肠等保守治疗;而肛乳头较大且易于脱出肛外则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每日坐浴、换药直至疮面愈合。
九、肛门周围皮肤病
类型:肛门周围皮肤病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类型较多,如: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藓、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肛门尖锐湿疣等。
病因:肛门周围有丰富的汗腺,较多的褶皱,易于感染、潮湿等,且局部温度较高,极为适宜细菌及真菌生长繁殖,而发肛门周围皮肤病。
症状: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藓等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长期未能治疗则会出现肛门皮肤苔藓样增厚;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以毛囊、小硬结伴肿痛为主,硬结成脓后溃破或切开后流出糊状臭味的脓性分泌物;肛门尖锐湿疣以肛门有乳头状赘生物为特征,少数病人伴瘙痒、异物感、疼痛等。
治疗:我院主要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该病,洗后配合我院自制中药外敷,治疗效果颇佳,取得了较好疗效。
十、直肠脱垂
定义: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直肠全层及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脱肛”范畴。
病因:西医学对于本病的病因认识不十分清楚,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虚下陷,肾气不固,气血两虚等有关。
症状:主要症状为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伴有肛门潮湿、瘙痒等症状。
治疗:以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肛门膏剂及栓剂等治疗为主,若反复脱出及发生嵌顿不能回纳时可配合手术治疗。
十一、排便障碍性疾病
定义:排便障碍性疾病是由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引起的一种症状,即便秘,但并不单纯指大便干燥,而是指大便不顺利的状态或排便时伴有的特殊症状。如: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胀感、下坠感等;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
病因:导致便秘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两大类。原发性因素主要包括肠道受到的刺激不足、排便动力不足、忽视便意等;继发性因素主要包括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病变、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药物影响及长期滥用泻药等。
症状:大便干燥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排便不爽,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等。
治疗:查清引起便秘的病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以中药内服,灌肠等治疗为主。
十二、炎症性肠病
类型: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感染性肠炎、中毒性肠炎及慢性非特异性肠炎等。属中医“泄泻”范畴。
病因:其病因主要有感染因素、肠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为主,严重者会伴有脓血便等,长期腹泻会引发脱肛。
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中药内服、灌肠及抗生素治疗为主。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对肛肠病有所认识。数千年来,一代一代医学传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的肛肠专门科学。中医在治疗肛肠病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药内服、中药栓塞药、中药枯痔疗法、中药灌肠、中药熏洗、中药药线、中药热烘等外治法,是中医肛肠科独有的治疗方法。这些疗法以外治法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不仅弥补了内治法的不足,而且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熏洗疗法是中医肛肠科的重要外治方法之一,能治疗各种痔疾、脱肛、肛裂及痔痿术后肿痛等。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能达到与手术治疗同样的效果,不仅疗效好、作用快、痛苦小,还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并发症。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更多,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