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脾阴虚诊断和治疗

时间:2019-02-18 15:49来源:淄博延强医院录入:王永瑞点击:次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故临床中多见脾阳虚、胃阴虚,脾阴虚少见,中医书籍中也很少提及。其实物质属阴,功能属阳,故五脏六腑均可以见到阴虚,脾脏也不例外。脾阴虚是指脾中阴精亏虚,失于濡养脾脏,致其散精功能不足,运化失常的病理变化。

临床中脾阴虚与胃阴虚较难鉴别,脾阴虚为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出现障碍,胃阴虚为胃的收纳腐熟和降浊功能出现障碍;脾阴虚症见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不爽,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微数。而胃阴虚症见饥不欲食,口渴欲饮,脘痞嘈杂,或干呕呃逆,胃脘灼热,便干溲少,舌光红少津,或舌苔花剥,脉象细数。

滋脾阴则多用山药、莲米、太子参、芡实、粳米等,其方剂以甘润平淡养阴、辅以益气健运为特色,区别于甘寒的滋养胃阴和甘温的补益脾气。滋脾阴方剂可以参考陈无择六神散(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和《太平惠民和局剂方》的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下面举一临床脾阴虚的案例,以供参考。

杨某,男,21岁,淄川龙泉人,2011年3月17日初诊。咳嗽、痰色黑黄,量不多,纳差、食后腹胀,泛酸、乏力、手足心热、腰酸、大便量多质稍稀,小便可,舌红无苔,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来诊前曾感冒7天,现已痊愈。证属脾阴亏虚,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如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6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炙鸡内金10克,荷叶10克,白扁豆15克,杏仁10克,桔梗6克,枳壳6克,7付水煎服。

2011年3月25日二诊。上方服后食欲增加,泛酸减轻、体力好转,但咳痰量较前增多,色黄质粘,大便稍干,仍有腹胀,舌脉同前,上方去熟地、山萸肉,炒白术改为生白术,加全瓜蒌15克,续服7服。

2011年4月5日三诊,舌苔渐增,手足心热减轻,脉较前有力,痰色白量多,质粘难咳,仍有腹胀,上方加海蛤壳12克。炙杷叶6克,续服7付。

患者以后又数次来诊,咳痰量减少,但是腹胀难消,经上方调理月余,腹胀才慢慢消减,舌面开始出现淡淡舌苔,手足心热也减轻。可见古人说阳虚易治,阴虚难疗,确实如此。

 

【烟强中医 健康卫士】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建设路688号 YanQiang.Net CopyRight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3-5180730 5161706 传真:0533-5164641 邮箱:yanqiangyiyuan@qq.com
淄博延强医院版权所有鲁 ICP备12018454号-1
鲁ICP备120184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