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疗发热的?

时间:2013-05-11 09:42来源:淄博延强医院录入:admin点击:次 

       近日有母女二人先后发热,采用不同的方法治愈。

    201358日,王某,8个月的女儿,素日容易大便秘结,最近连续几天每次食用两个鸡蛋黄,放屁特臭,为食滞内伤脾胃。因刚进入初夏,气候时常带有凉意,带孩子在院子玩耍外受风寒。此乃食积引发内热,外感风寒汗孔闭塞不能正常进行体表呼吸。于是出现发热,无汗,体温达39度。给予三拗汤外散风寒,保和丸内消食积,其中加入羚羊角粉、石膏等退热,如此一天一夜康复,孩子恢复正常的饮食并开始调皮起来。
    201359日,其母出现发热,体温38.5度。其素日体弱,每因劳累容易发热。此次因为照顾孩子昼夜不能正常入睡,饮食欠佳,以致中气不足,出现中医讲的气虚发热。于是给予补中益气汤为主的进行调理,而不是单纯退热,结果两天后热退身凉恢复正常。
    这两个病例看似简单,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小病大治出现复杂化。最常见的就是目前风行几十年的静脉输液,特别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更有甚者加入激素让患者快速起到效果,以此吸引更多的人群就医。从经济效益上考虑,这样的医疗单位业绩乐观,但患者的体质下降。本来是一些小病,因为治疗的失误,病人对医学知识的缺失,造成出现反复的代有引号的感冒发烧,这样会引发许多可怕的疾病。由此看到古人讲的学医先学德是何等的重要。无独有偶,最近有一位刚医学研究生,带有质问的口气提出:挠动脉能够测出什么样的疾病?(附后)因我的脉学研究肤浅,但还是尽力的做了回答。结果对方显得知识渊博,认为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再用三个指头诊断疾病显得落后。同时又提出中药的研究应该根据循证医学的模式进行,不然对治疗疾病使用的方子,对甲有效,对乙无效,这是不科学的。我听后这位先生完全是拿着西医的观点要求中医。殊不知西医讲科学,中医重哲学。如上面提到的两个病例,孩子是外感风寒,内伤脾胃的实证,用中医实则泻之的方法而愈。母亲体质素虚,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理论康复。如果用西医退热的方法病情也会改善,但后果又是怎样呢?当提出我们医院遵循中医传统的辨证,结合当今医学研究的成果治疗成功近3005年以上白血病患者时,对方的回答这是个案,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再争论下去没有意义,我分析这位同道可能是搞理论研究,而我们每天与血液病、肺癌、胃癌、胰腺癌肝转移等病人接触,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就是如何取得效果,哪怕多活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天,致于统计学的意义他们并不关心。由此使我想起5年前另一位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当一位哮喘病人请他就诊时,他看着检测报告,问了病情就开中药,患者不解的问不号脉了吗?,给予的回答是不用号脉了,根据检测报告就可以了。如此每周面诊一次,三个周下来,喝了21付中药,患者自己讲没有一点效果,每天晚上都是坐着盼到天亮。当我从美国回来的第二天,这位患者找到我,诉说治疗的经过。我认真给予号脉,发现出现紧脉。中医认为这种脉象是因为受了寒,人体的汗孔出现闭塞,与外界呼吸的功能出现故障。中医理论上讲肺主气,司呼吸,肺主皮毛。如果汗孔皮毛闭塞,影响到正常的呼吸,应该用中药麻黄为主的药物治疗。于是用了张仲景的射干麻黄汤加减。开了3天的药,结果第二天给我打电话昨天晚上正常躺着睡着了,非常感谢。后续调理一周完全康复,几年回访没有复发。
    深思:我们的大学培养人才,不管中医、西医,一定围着病人转,不要围着单纯的学术转,更不要单一的围着转,不然病人会陷入痛苦的深渊。缺德乏术的医生杀人不用刀,真才实学的医生收入不一定高。我们平时讲的医德医术,实际就是良心。我呼吁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要认为学了很多的东西,在临床第一线知识总是不够用的,因此虚心学习显得刻不容缓。本人喜欢竹子,曾看到一副竹子图,上面的文字是这样写的:未出土时现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以此与同在一个频道的朋友共勉并不断交流与提高。
                                                      

                                          黄衍强2013/5/11

TAGS: 中医 发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建设路688号 YanQiang.Net CopyRight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3-5180730 5161706 传真:0533-5164641 邮箱:yanqiangyiyuan@qq.com
淄博延强医院版权所有鲁 ICP备12018454号-1
鲁ICP备12018454号-1